最新内容
桃花艳史小说免费阅读
《桃花艳史》,桃花艳史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。六卷十二回。不题撰人。成书于清乾隆年间。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合影楼刊本,藏北京大学图书馆、荷兰莱敦大学汉学研究院图书馆。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(明清善本小说丛刊)影印合影楼刊本,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(思无邪汇宝)排印合影楼刊本。唐朝年间,苏州人
日期 2025-08-10 阅 13满洲国历史
满洲国,(满洲国)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建立的傀儡政权。(九·一八)事变后,日本侵略者为了在东北进行殖民统治,决定建立傀儡政权——(满洲国)。1932年3月1日,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(满洲国)执政,发表一个所谓(建国宣言),宣布(满洲国)成立,以(大同)为年号,以
日期 2025-08-10 阅 10雪中鸿爪
xuězhōnghóngzhǎo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。同雪泥鸿爪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2周急继乏
zhōujíjìfá周接济。继帮助。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。亦作周急济贫”、周贫济老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3时移世易
shíyíshìyì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1水火无交
shuǐhuǒwújiāo没有财物牵涉。形容为官清正廉洁。《隋书·循吏传·赵轨》别驾在官,水火不与百姓交,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9完好无缺
wánhǎowúquē完完整。完完整整,没有欠缺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2神魂飘荡
shénhúnpiāodàng形容精神飘忽。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十四回黄天祥不知所以,抬头看时,不觉神魂飘荡,一会儿不知南北,昏昏惨惨,被步下军卒生擒下马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1解甲归田
jiějiǎguītián解脱下;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。脱下军装,回家种地。指战士退伍还乡。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同时有些宿将,解甲归田以后,大起园林,广置姬妾,正在享福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9金口玉音
jīnkǒuyùyīn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◇泛指说话正确,不能改变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2乱世英雄
luànshìyīngxióng乱世动乱的不安定的时代;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。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曹公少时见乔玄。玄谓曰‘天下方乱,群雄虎争,拨而理之非君乎?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,治世之奸贼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1迷金醉纸
míjīnzuìzhǐ犹言纸醉金迷。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。无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2电流星散
diànliúxīngsàn比喻迅速消散。清·沈起凤《谐铎·獭祭》鹯曰‘君善捕鱼,我善捕雀,而雀之见我者,往往晓音骇翼,电流星散,以至十不获一。’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9钉嘴铁舌
dīngzuǐtiěshé形容嘴硬,不认错,不服输。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回教你拿酒,你怎的拿冷酒与你爹吃?原来你家没大了,说着你还钉嘴铁舌的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0烘云托月
hōngyúntuōyuè烘渲染;托衬托。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◇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。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而先写张生者,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。”这位老画家善于用~的笔法描画山水。
日期 2025-08-10 阅 11怅然自失
chàngránzìshī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。形容神志迷乱,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。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殷怅然自失。”忠泣诉父名,主人~。★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牛成章》
日期 2025-08-10 阅 10沉思熟虑
chénsīshúlǜ深入思索,仔细考虑。茅盾《虹》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,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3低头耷脑
dītóudānǎo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。袁静《伏虎记》第七回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,谁进来干什么,都低头耷脑,蹑手蹑脚。”无
日期 2025-08-10 阅 11倜傥不羁
倜傥不羁,发音tìtǎngbùjī释义倜傥:洒脱,不拘束;羁:马笼头,比喻束缚、拘束。形容洒脱豪放,不受拘束。出处《晋书·袁耽传》:“耽字彦道,少有才气,俶傥不羁,为士类所称。”示例为人倜傥不羁,轻财尚义。(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一回)..
日期 2025-08-10 阅 1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什么意思 老师
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,拼音táolǐbùyán,xiàzìchéngxī注音ㄊㄠˊㄌ一ˇㄅㄨˋ一ㄢˊ,ㄒ一ㄚˋㄗˋㄔㄥˊㄒ一解释。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,但因它有花和果实,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,走成了一条小路。比喻人只要真诚、忠实,就能感动别人。出处西汉司马迁《史记李将军列传论
日期 2025-08-10 阅 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