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内容
千里犹面
qiānlǐyóumiàn比喻传达事情清楚确实。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此人深识机宜,足堪委任,每为我儿陈事,必会人心,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青云万里
qīngyúnwànlǐ比喻前程远大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》第二出论做人要光前耀后。劝我儿青云万里,早当驰骤。”今仁兄~,亦由今始,愿努力自爱。★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五卷
日期 2025-06-25 阅 51豁然贯通
huòránguàntōng豁然通达的样子;贯通前后贯穿通晓。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。宋·朱熹《大学章句》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。”把札文反复细看,看了十来遍,忽然~,竟悟出一个道理来。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四回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典章文物
diǎnzhāngwénwù指法令、礼乐、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。《明史·文苑传·徐一夔》幸而天历间虞集倣六典法,纂《经世大典》,一代典章文物粗备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光风霁月
guāngfēngjìyuè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宋·黄庭坚《豫章集·濂溪诗序》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”胸无城府,~,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。★陈毅《哭叶军长希夷同志》
日期 2025-06-25 阅 47博识多通
bóshíduōtōng博广博。识学识。通精通事理。指学识广博,精通事理。《太平广记·伎巧一》宝鼎元年,张善为日南太守。郡民有得金凫,以献太守张善。善博识多通,考其年月,既是秦始皇墓金凫也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5不务空名
bùwùkōngmíng务追求。切实地工作,不追求虚名。毛泽东《〈中国工人〉发刊词》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,他们应该有知识、有能力,不务空名会干实事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7布衣黔首
bùyīqiánshǒu布衣封建时代平民的别称;黔首战国及秦代对人民的称谓。古代指一般百姓。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夫斯乃上蔡布衣,闾巷之黔首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豺狐之心
cháihúzhīxīn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、狡猾的心肠。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这文》近闻楚王无道,遂发材(豺)狐之心,诛妾家破亡消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7吹皱一池春水
chuīzhòuyīchíchūnshuǐ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,波浪涟漪◇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。南唐·冯延巳《谒金门》词风乍起,吹皱一池春水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9辞严谊正
cíyányìzhèng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辞严义正”。元·刘壎《隐居通议·诗歌六》蕃武忠君爱国,辞严谊正,不暇自恤,枚蹈危机,其失在于疏尔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蜀道后期
蜀道后期,张说客心争日月,来往预期程。秋风不相待,先至洛阳城。【原诗今译】我归心似箭,争取着时间,还算好了往来路途的期限。秋风啊,她却不肯等待我,先到洛阳,抢在
日期 2025-06-25 阅 45异口同音
yìkǒutóngyīn不同人说同样的话,形容看法、意见完全一致。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·庾炳之传》伏复深思,只有愚滞,今之事迹,异口同音,便是彰著,政未测得物之数耳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5视为寇雠
shìwéikòuchóu比喻极端仇视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雠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7朽木难雕
xiǔmùnándiāo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同朽木不可雕”。无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52拿粗夹细
nácūjiāxì比喻惹事生非。元╞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一折若有那拿粗夹细踏尾的但风闻,这东西一半儿停将一半儿分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8千秋万古
qiānqiūwàngǔ犹言千秋万代,形容岁月长久。唐·刘希夷《公子行》百年同谢西山日,千秋万古北邙尘。”醉捧句吴匣中剑,斫断~愁。★元·范楟《王氏能远楼诗》
日期 2025-06-25 阅 49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
qiānlǐzhīdī,kuìyúyǐxuè堤堤坝;溃崩溃;蚁穴蚂蚁洞。一个小小的蚂蚁洞,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。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。先秦·韩非《韩非子·喻老》千丈之堤,溃于蚁穴,以蝼蚁之穴溃;百尺之室,以突隙之烟焚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6热熬翻饼
rěáofānbǐng比喻事情极容易做到。《唐宋遗史》取幽蓟如热熬翻饼尔。”无
日期 2025-06-25 阅 49急流勇进
jíliúyǒngjìn在急流中勇敢前进,形容果断、勇猛,一往无前。宋·邵伯温《邵氏见闻录》以火箸画灰,作‘做不得’三字,徐曰‘急流勇退人也’。”人们站在这幅照片前,感到一种~的撼人力量。★何为《美的留影》
日期 2025-06-25 阅 47